(一)进一步提升武汉航空运输枢纽功能的重要载体
武汉天河机场1990年12月16日开工建设,1995年4月15日作为国家一级民用机场正式开航启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武汉天河机场已建设成为4E级国际机场,是国际民航组委会(ICAO)备案的定期航班机场和A380备降机场、华中地区重要的航空运输枢纽、中南地区第二大飞机维修基地。
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航空运输业将出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为支撑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也必然对依托于大型机场的临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需求。
近些年来武汉经济增长迅速,“十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作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枢纽机场之一的武汉天河机场客货运输量也随之迅速增长。2004年旅客吞吐量432.7万人、货邮吞吐量6.1万吨、飞机起降4.8万架次,分别比2003年增长30.9%、11.6%和16.7%;2007年旅客吞吐量835.6万人、货邮吞吐量8.96万吨、飞机起降9.35万架次,分别比2006年增长37.1%、21.5%和39.8%(具体情况见下表1)。这三项指标在全国主要机场的排名,分别从2004年的第16、18和17位,提升至2007年的第12、17和12位(具体情况见下表2),发展速度在全国各大机场中位于前列,旅客吞吐量大大超过2003版武汉天河机场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
表1:武汉天河机场运营以来客、货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统计表
(详见正文)
表2:2007年全国20个主要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和飞机起降架次
(详见正文)
原国家民航总局高度重视武汉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启动了武汉天河机场总体规划修编,并以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契机,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订备忘录,支持武汉开展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客运、货运中心和全国六个大型枢纽机场之一。目前,武汉天河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已经完成,第三航站楼、第二跑道将动工兴建,在旅客吞吐量方面已达到国际上公认的大型枢纽机场标准,即在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中的占比达到1%以上(2007年达到2.16%);但货邮吞吐量增长速度远低于旅客吞吐量增长速度(2004年低19.3个百分点、2007年低15.5个百分点),2007年之前也一直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是武汉航空运输枢纽功能需要着力提升的重要方面,而这必须依靠临空经济的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根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当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800万人以后,临空经济将具备健康持续发展的条件。因此,加快启动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建设,是在当前有利形势下进一步提升武汉航空运输枢纽功能的迫切需要。临空经济区在具备了启动建设的现实基础条件下,成为武汉航空运输枢纽功能提升的重要载体。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现实需要
临空经济区是依托大型机场这一特殊要素,具有特定的航空枢纽指向性,并与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大多集中在机场周围6―20公里范围内,或在机场交通走廊沿线15分钟车程范围内。
据专家对全国8个临空经济区的测算,临空经济区一般比整个城市的GDP增长率平均要快8%左右。目前,北京首都机场是我国最具实力的临空经济区,区域范围在95平方公里左右。近5年来,北京临空经济区增加值年均增长35%左右,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税收年均增长在50%左右,也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以高技术和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总产值5年实现翻两番,2006年达到87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11%。预计到2010年,北京临空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1600亿元,成为推动首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连接国际国内的枢纽空港,服务东北亚、面向世界的“自由贸易港区”。
按照与航空运输业务联系的紧密程度看,服务于航空枢纽的产业(包括直接为机场设施、航空公司及海关、检疫检验等其他驻机场机构提供服务的配套和后勤产业等)、航空物流服务产业(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技术精、价值高、鲜活和事急等特点的航空快件、黄金宝石、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花卉、贵重药品、精密机械和高档电子产品及零部件、以及救援性航空运输服务等)、具有明显航空运输指向性的加工制造业和有关服务业(包括航空物流辅助加工业、航空工具与用品的制造业、航空运输指向性较强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国际商务服务业、会展业和航空竞技业、航空旅馆业等)、以研发和管理为主的公司地区总部经济等,都适宜在临空经济区布局和发展。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的汽车及机电产业聚集区,以青山和阳逻地区为主体的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聚集区,以东西湖、汉阳地区为主体的食品工业聚集区和以中心城区为主体的都市工业聚集区。加快临空经济区建设,有利于降低航空物流成本,吸引临空产业的适当集中布局和发展,形成富有特色的临空产业聚集区,成为我市继五大产业聚集区之后的第六个大的产业聚集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契机
临空经济是机场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必然要经过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的过程。
在临空经济发展的初期起步阶段,临空产业除为机场服务的航空服务业外,以传统的制造业为主,航空枢纽指向性弱,航空港或者机场的功能与区域经济的结合比较弱。
在临空经济发展的快速成长阶段,航空网络覆盖面扩大,机场综合型增强,临空经济区内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产业的航空枢纽指向明显强化,机场功能与所在区域的融合性加强,临空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
在临空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共同成为临空经济区的主要产业,航空制造业和航空服务业结合成为航空产业集群,复合型的航空枢纽功能与区域经济完全融合,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目前,随着武汉天河机场航空运输量的快速增长和机场周边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我市临空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初期起步阶段,并将向快速成长阶段迈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开始显现。处于机场核心地带的黄陂区,受机场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影响最直接,境内有京广铁路、横店铁路货站和在建的武汉北编组站、滠口铁路货场,以及绕城高速公路、汉十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和横天公路、孝天公路、盘龙大道、楚天大道、川龙大道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机场周边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广阔,是最适宜发展临空产业的核心区域,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将成为黄陂区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契机。处于机场外围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中心城区都市工业园等功能区域,也布局有各类各层次的航空运输指向性产业,这类产业的规模壮大和结构优化,也会对各自所在区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黄陂区已将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作为黄陂区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于2007年4月成立了临空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协调机场建设及临空经济发展工作。截至2008年9月为止,黄陂区已接待50多家企业考察洽谈,成功引进深圳友和道通货运航空公司,启动了欧洲城、汉口北市场群、南益工业园等功能区的规划及建设,与孝感市建立了在临空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机制。
同时,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武汉及周边地区大力发展临空型“两型”产业提供重大机遇。特别是武汉城市圈将通过临空经济区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区域一体化融合,使武汉临空经济区成为推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协调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上一篇:规划范围